在股權激勵當中,經(jīng)常會用到期股和期權。但是這兩者經(jīng)常會讓人混淆,就是從名字上來看,兩者似乎有相似的地方,但實際上兩者有很大的區(qū)別。從概念上期股是指當期的購買行為,股票的權益在未來兌現(xiàn),俗稱買未來,而期權則是一種將來的購買權利,購買知識也是它的權益,兌現(xiàn)知識了,俗稱叫做未來買。所以期股在到期前是不能轉讓和變現(xiàn)的,因此,期股既有激勵作用,它也有約束的作用。而期權只是獲得了一種權利,不是義務,并且它沒有任何資金的支付,如果行權的時候,這個股價下跌了,激勵對象它只需要放棄行權就ok了,所以約束性小于7股,兩者對激勵對象的激勵效果也不同。一般期權的激勵效果會大于期股的激勵效果,因為在期權激勵的方式當中,激勵的對象它只承擔了很小的風險,因此期權數(shù)量設計中,它不受風險承受能力的限制了。
所以通過增加期權的數(shù)量,可以產(chǎn)生很大的這種杠桿激勵的作用。這種激勵方式,一方面將鼓勵激勵對象去創(chuàng)新和冒險。但是另一方面,也有可能會使激勵對象過度的冒險了。期股激勵的基本特征就是受益共享,風險共擔。也就是激勵對象在獲得股權增值受益的同時,它也承擔了股權貶值的這種風險。因此這種股權激勵的方式將引導激勵對象去努力工作,并且以較為穩(wěn)健的方式去管理公司,避免過度的冒險。由于受激勵對象這種承擔風險能力和實際投資能力的限制,這種期權激勵的形式下,這種期權的數(shù)量不可能太大,相應的也可能會影響到這種激勵的效果了。所以這就是期權和期股,在整個股權激勵當中的區(qū)別,以及在激勵過程當中所注意到的一些事項。
轉載:http://www.runho.cn/zixun_detail/116966.html